新闻动态
  献血知识
  献血者权益
  精彩瞬间
 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元月起,我市血液核酸检测“上岗” 临床用血又添一道保护屏障

元月起,我市血液核酸检测“上岗” 临床用血又添一道保护屏障

本报讯(杨爽记者赵乐)输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,在临床上血液安全是患者最为担心的问题。市中心血站经过前期紧张的准备,从1月1日起,核酸检测试验室正式投入使用,将全面对乙肝、丙肝、艾滋病等项目进行核酸检测,明显缩短乙肝、丙肝、艾滋等病毒的检测“窗口期”,这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举措,意味着今后我市临床安全用血又增添了一道保护屏障。

疾病感染“窗口期”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,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,国内外均无法消除“窗口期”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。

“窗口期”是什么概念?医学上把感染病原开始至检测到其存在的这段时间称为病毒潜伏“窗口期”。以艾滋病为例,一般艾滋病携带者发生高危行为后,14至21天后体内才会产生抗体。按照过去所用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,感染至少要14天后,血液里才有抗体,才能发现这袋血有问题。也就是说,如果艾滋携带者在感染后的14天至21天内献血,血液查不出问题,这就是“窗口期”血液,但这种血液一旦被输入到患者体内,患者会感染艾滋病毒。

核酸检测较灵敏,能在人体被病毒感染后未出现抗体之前及早发现病毒,对拦截潜在病毒是个有效手段。市中心血站副站长张广繁介绍,采用核酸检测技术后,将大大缩短病毒“窗口期”,其中丙肝的“窗口期”将从72天缩短至59天,乙肝“窗口期”将从50天缩短至25天,艾滋病“窗口期”可从14至21天缩短至11天。省卫计委要求全省自去年12月1日起血液核酸检测试运行,我市提前一天试运行,检验科成立了4人核酸组,成员到哈尔滨等地进修学习,获得了核酸检测岗位国家培训上岗证书。我市血站采用的核酸试剂,覆盖面广,检测率高,不仅对HIV-Ⅰ型有效,还能检测出HIV-Ⅱ型。核酸检测是在酶联免疫检测合格后,再进行的检测,这样一来,血液检测时间将延长一天时间,血液检测成本也增加了二三倍,临床用血价格不变,由中央财政专项拨款、地方财政配套资金,弥补成本提高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转载自2016年1月7日《鹤城晚报》

 
投稿邮箱:qsxzwz@163.com 联系电话:0452-8099957 黑ICP备09099969号-1 地址: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军校街296号 邮编:161006 
Copyright © 2014 齐齐哈尔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:齐齐哈尔思维岛 本站共有25847529人浏览